3月7日上午,学院(校)在第一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反馈会。会议由院长陈立婧主持,市教育评估协会成员、督导专家组成员及学院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二级督导参加会议。
院长陈立婧对督导专家组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强调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质量共同体”。她提出了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几点要求:一是要抓实教学基本盘,持续开展“高质量”教研活动。强化院系部协同督导对教学的研究、强化教学细节的研究与管理以提高学生“主人翁”精神和职业综合素养等。二是要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行业企业改革升级新需求、高职学生成长发展新诉求,学院要积极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育人新模式,以实现“三教”改革的高质量推进和“五金建设”的高水平开展,全方位提高产教融合能力。三是要开展“高质量”督导工作。既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开展督导工作,又要出台二级督导管理办法,增强二级督导工作积极性,为高质量督导工作提供“源动力”。她还强调,要强化学习、同步跟进AI智能体的应用,实现AI技术赋能高质量督导工作,实现教学质量的精细化、精准化和可视化管理。
副院长张江高度肯定了督导工作对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突出贡献。他指出,各院系部一方面要消化吸收督导专家组报告,组织研讨报告中宏观分析结论和定量大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教学质量数据差异背后的根本原因,增强对本部门教学质量的把控度;同时落实报告中的具体建议和措施,提高部门总体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实”教学质量。当前学院面临人才供需结构、职业教育技术、产教深度融合的巨大变化,以及AI技术革命对职业教育带来的“地震式”影响,需要快速转变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加速调整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实现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情绪价值、创新能力的“引导者”的转型,以适应当前新形势、新要求。
会上,督导组副组长汪雪兴汇报了上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开展情况。他高度赞扬了学院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的高质量进展,包括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教师数字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凸显,以及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同时,他也对学院贯通专业紧密衔接、联合体机制有效运行、专业建设扎实推进、“三教”改革深化发展等给予了肯定,并赞扬教师们尚农乐耕、春风化雨、教书育人蔚然成风的优秀表现。此外,他还对学院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培育质量文化、筑牢质量共同体意识;持续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的研练;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在“五育”并举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后,其他教学督导专家分院系部反馈上学期教学督导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
督导组组长陈锡宝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学院二级部门要协同督导狠抓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作为“三教”改革的逻辑起点,在支撑教师、教学方法、教材改革的同时,要契合“五金”建设,成为学情分析、人培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有力保障。二是学院要不断强化教师驾驭人工智能的“数质”能力,以应对AI技术快速迭代下学生学情的骤变和教学情境的巨变。
市教育评估协会徐国良强调,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学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提出督导工作既要“站得高”、又要“抓得实”:一是督导工作要站在学院发展的高度来开展,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二是要强化文件学习,如教育部有关“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等。三是要强化实践督导,督促教师角色变化,使其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督促教师不断“实践”,将企业新技术、新要求、新规范融合,形成虚实一体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
最后,质量处还汇报了上学期教学督导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工作和中高贯通专业合作中职校的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等相关情况。基础部、生药系、创意系和马院就二级督导工作作了交流发言。